卫生纸的选购
生纸是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一般在选择卫生纸的时候,有的人认为卫生纸一定很卫生,有的人则认为卫生纸只要“白点、软点、厚点”就好,还有的认为感观越好就越安全卫生。其实,这是一种认识误区。有些街头小贩所卖的卫生纸,看上去十分洁白,且有闪光感,但这种卫生纸很可能是经生石灰蒸煮后,再加人大量的荧光增白剂才变得“洁白耀眼”的。
我们在选购卫生纸的时候,要看产品包装是否标明卫生许可证号,是否印有厂名、厂址和有无执行标准;要看纸的色泽,纯木浆制纸因无任何添加剂,颜色应为自然的象牙白,纹理相对均匀;要看价格,一般市场零售价过低的卫生纸一般不可能含有纯木浆;要看耐力强度,纯木浆纸由于纤维长,所以拉力大、韧性好、不易断,而质量差的纸则有不规则的小洞和掉粉现象;看火烧的结果,好的卫生纸燃烧后呈白灰状;当然,还要看保质期,较好的餐巾纸、面巾纸以及妇女用品纸,都标有执行标准及保质期,而劣质卫生纸多数没有标志。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买一些粗糙发硬的卫生纸或者未经包装和消毒的散包卫生纸,因为散包的卫生纸未消毒,很 容易被细菌污染。而包装完整的卫生纸,一般都是经过消毒处理的。另外,用纸后较好再用温水冲洗,这样就更卫生了。
外观:一看外包装,挑选卫生纸时应首先检查外包装。产品的包装封口应整齐牢固,无破损现象;包装上应印有生产厂名、生产日期、产品等级(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采用标准号、执行的卫生标准号(GB20810—2006)等信息。二看纸的外观,纸面应洁净,不应有明显的死褶、残缺、破损、硬质块、生草筋、浆团等纸病和杂质,纸张使用时不应有严重掉毛、掉粉现象,纸张中不应有残留的印刷油墨。
定量:就是指分量或者张数够不够,根据相关规定,一般是净含量50克至100克的商品,其负偏差不得超过4.5克;200克至300克的商品,不得超过9克。
白度:卫生纸并不是越白越好,有可能是添加了过量的荧光漂白剂。荧光剂是造成妇女皮炎的主要原因,长期使用还可能致癌。怎么辨别是否荧光漂白剂过量呢?首先用肉眼看应该是自然的象牙白,或者把卫生纸置于紫外光(如验钞机)的照射下,如果出现蓝色荧光,就证明含有荧光剂。而亮白度过低虽不会影响卫生纸的使用,但说明使用的原材料较差,同样尽量不要选用这类产品。
吸水性:可以将水滴在上面看吸收速度如何,速度越快吸水性越好。
横向抗张指数:就是纸的韧性如何,使用时是否容易碎裂。纯木浆纸由于纤维长,故拉力大,韧性好,不易断。
柔软度:这是卫生纸产品的一个重要指标,好的卫生纸应给人柔软舒适的感觉。影响卫生纸柔软度的主要原因卫生纸的纤维原料、起皱工艺。一般来说棉浆优于木浆,木浆优于麦草浆,柔软度超标的卫生纸使用起来手感粗糙。
洞眼:洞眼指标是对皱纹卫生纸上洞眼数量的限定要求,洞眼会对纸张使用带来影响,过多洞眼的皱纹卫生纸不仅外观较差,在使用中还容易破损,影响擦拭效果。
尘埃度:通俗点说就是纸上粉尘多不多。如果原料是原木纸浆,尘埃度是没有问题的。但若用回收来的纸张作为原料,且工艺处理不恰当,尘埃度就很难达标。
总而言之,好的卫生纸一般是自然的乳白色或象牙色,纹理均匀细腻、纸面干净、没有洞眼,无明显的死褶、尘埃、生草筋等,而低档卫生纸看起来是暗灰色和有杂质的。用手一摸,卫生纸是会掉粉、掉色甚至掉毛。
卫生纸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次性厕用生活用纸,原料通常有木浆、草浆(麦草浆、苇浆、蔗渣浆、竹浆等)或废纸浆等,产品要求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强度和吸水性,并要求卫生,以保证消费者身体健康。
我国卫生纸执行强制性国家标准GB20810-2006《卫生纸(含卫生纸原纸)》,该标准规定了定量、亮度(白度)、横向吸液高度、抗张强度、柔软度、洞眼、尘埃度、交货水分等技术指标和细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微生物指标,同时规定原料按《一次性生活用纸生活加工企业监督整治规定》(国质检执[2003]289号)执行,可以使用原生纤维、回收的纸张印刷品、印刷白纸边作原料,不得使用废弃的生活用纸、医疗用纸、包装用纸作原料,使用回收纸张印刷品作原料的,必须对回收纸张印刷品进行脱墨处理。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及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均没有制定专门的卫生纸产品标准。美国、日本、韩国、南非等国家制定有产品标准,但主要是对卫生纸的物理性能要求做出了规定,其中,美国强制性要求卫生纸含有50%回收纤维,目的是促进废纸再循环利用和降低环境污染。只有中国台湾地区的标准对化学药品、颜料及染料的卫生要求做出了规定。对比而言,我国的卫生纸国家标准从产品使用性能、原料及微生物指标三个方面对卫生纸的质量提出了要求,其中微生物指标是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标准所没有规定的。因此,我国卫生纸国家标准相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是一个更为严格的标准,符合我国卫生纸国家标准的产品应该是安全可靠的。
二、关于卫生纸生产中使用化学助剂的问题
生产卫生纸的主要原料是植物纤维,卫生纸在使用时需要有一定的吸水性、柔软性和较好的干、湿强度,为了达到和满足这些性能要求,在卫生纸抄造过程中需要加入一些化学助剂,主要有湿强剂、干强剂、分散剂、柔软剂等。这些化学助剂一部分属于天然聚合物,无毒无刺激性,如淀粉类干增强剂等;一部分属于合成或高分子聚合物,根据欧洲化学品管理署(ECH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等发布的化学品安全数据,这些合成或高分子聚合物中,除个别化学助剂外,国内外对其他化学助剂还没有相关的安全性评估资料。由于在卫生纸抄纸工艺中,纸浆需稀释到0.25%~0.5%的浓度,上述化学助剂多为水溶性物质,在抄造过程中使用量较少,用量均不超过2%,再经过脱水和烘干流程制成卫生纸时,这些化学品在卫生纸中的残留量已非常低,正常使用时与皮肤接触的情况下转移量也非常小,通常认为正常使用过程中对人体是安全的。在使用废纸原料生产卫生纸时,需要加入脱墨剂和漂白剂进行脱墨和净化处理,经过脱水和烘干形成卫生纸时,脱墨剂和漂白剂的残留量已非常低,正常使用中不会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影响。
三、关于卫生纸中荧光增白剂的问题
荧光增白剂是一种荧光染料,在纺织、造纸、洗涤剂、塑料等行业中广泛使用。在造纸工业中加入荧光增白剂可以改善纸的外观,使纸张洁白,并可以降低纸浆漂白的成本,减少能耗,减轻对环境的污染。造纸行业中文化用纸、印刷纸和纸板等产品生产中均需加入荧光增白剂,用量一般为0.05%~0.2%。我国纸张中也有部分品种限制加入荧光增白剂,如与食品直接接触或用于食品包装的食品包装纸及纸容器、卷烟纸等。生活用纸中纸巾纸、卫生纸国内外尚未对荧光增白剂的添加做出限制。我国卫生纸产品中含有的荧光增白剂,一个来源是企业为了提高产品白度在生产过程中添加了荧光增白剂。另一个来源是企业使用废纸作为生产原料,废纸中本身就含有荧光增白剂,在进行废纸处理时无法完全脱除废纸带入的荧光增白剂而残留在卫生纸产品中。针对长期使用含荧光增白剂的卫生纸可能致癌的媒体报道,通过对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欧盟联合研究中心(JRC)、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等权威机构相关研究结果的查询分析,目前国内外对卫生纸中使用荧光增白剂是否会对消费者健康造成危害缺乏相关的研究数据,国内外卫生纸生产中均未明确禁止使用荧光增白剂。
四、关于采用燃烧方法辨别卫生纸质量的问题
纸浆、纸张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构成。纤维素属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由葡萄糖基构成,半纤维素是一群复合聚糖的总称,是低分子量的聚糖类,木素是复杂的芳香族聚合物,这些物质在高温的作用下会发生热裂解,并产生焦油状产物,焦油状产物是由于再聚合或低聚物裂解而形成的。通过对纸浆、不同的纸张及卫生纸的燃烧试验看,纸浆中未加入任何化学品,燃烧后产生黑灰和焦油状物质;纯木浆抄造、不加任何化学助剂和荧光增白剂的纸张,燃烧后也产生黑灰和焦油状物质;而复印纸中因加入了较多的填料,燃烧后却产生较多的灰分,产生的焦油状物质反而很少。因此,根据卫生纸燃烧后是否产生“油渍”来判断卫生纸质量的方法,是不科学的。
五、如何选购卫生纸
1、看标识。产品标识是了解产品质量信息的重要途径,卫生纸标识内容主要有:产品名称、厂名、厂址、产品的执行标准编号、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质量等级。
2、看包装。产品的包装应封口完整。有些仅用包装袋系口,产品外露,易受污染。卫生纸产品质量等级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产品包装上应标识产品的质量等级。
3、看原料。产品的包装上一般标明产品使用的原料。生产卫生纸的原料主要有:木浆、草浆(麦草浆、苇浆、蔗渣浆、竹浆等)、废纸浆等。用纯木浆生产的卫生纸一般匀度好、皱纹细腻、摸起来手感好,不掉粉、掉毛,强度好,撕起来的有韧性。草浆生产的卫生纸价格便宜,质量次于木浆纸;使用废纸生产的卫生纸,一般来说白度低、易掉毛、掉粉,杂质多,纸质粗糙。
4、看外观。好的卫生纸色泽洁白柔和、皱纹细腻,纸面干净、整洁,没有洞眼。差的卫生纸色泽会太亮或太暗,有较多的黑色尘埃和洞眼,有的甚至有未脱掉的墨迹,这样的卫生纸价格便宜,不要购买。
5、试手感。摸一摸,好的卫生纸匀度好、皱纹细腻、摸起来手感舒适,差的卫生纸手感粗糙;撕一撕,好的卫生纸撕或拉起来的有韧性,表明强度高;搓一搓,差的卫生纸搓了以后易掉粉、掉纸毛,并且易破裂。
【上一个】 卫生纸质量的正确判定方法 | 【下一个】 餐馆免费卫生纸多数不卫生 |